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资讯 > 什么刺激了房价上涨预期?潘向东:抢人政策、楼市打新……

什么刺激了房价上涨预期?潘向东:抢人政策、楼市打新……

今年以来,房价同比涨幅整体较稳定,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在5.5%附近波动,但分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依然坚挺,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1-6月保持在6.6%左右,跑赢一二线城市,并且在7月达到7.5%;与此同时,年初以来房价同比涨幅较稳定的一二线城市自6月以来也出现了抬头,并且在7月达到了今年以来最高。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部分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本质原因仍然是供需错配,部分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楼盘所展现的一房难求现象,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去化与房价非理性上涨,均体现供需错配下的市场扭曲。

这一轮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抢人政策、楼市打新、棚改目标超预期、PSL大幅放量等极大地刺激了购房需求,房价上涨的预期升温。潘向东说。

在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手段增多的背景下,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房价同比涨幅有抬头之势,各类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同时,坚守放松基建和货币政策来保证稳增长的前提是房地产市场必须收紧。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措辞之严厉堪称历史之最。

潘向东指出实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制度与供需平衡(根源);二是房价上涨预期(长期);三是加强调控(短期)。

从具体操作层面,潘向东建议至少有以下针对措施:一、改变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需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理念。二、改变当前土地拍卖制度,降低土地拍卖的比重。三、加大租赁房的建设。同时,他表示还需要注意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等不确定因素。

未来房地产调控是否有再度放松的可能?对此,潘向东分析,通过拉动基建投资来稳增长的效果不及预期和房价持续下跌,两种情况发生时,房地产调控存在边际放松的可能性。未来可能由于房地产调控越发强调因城施策,而面对中国结构性问题,货币、财政、监管、基建等政策均出现缓和,在结构性宽松的情况下,各线城市房价的分化程度可能有所加剧。

政策调控不是最终目的,潘向东说,一旦房价不再绑架中国经济,那么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也将得到缓解。毕竟中国目前50%多的城镇化率,14亿人口才3亿多的中产阶级,可以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来启动内需市场。但要启动这一市场,需要进一步打破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0.60129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