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保险 > 寿险“开门红”高利率产品大卖;59家财险公司承保亏损

寿险“开门红”高利率产品大卖;59家财险公司承保亏损

2018年59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超100% 利润同比下降26%

一份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在纳入统计的86家财险公司中,共有59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公司数量占比约为68.6%,仅有27家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低于100%,公司数量占比约为31.4%。相关行业数据显示,去年,产险公司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亿元,同比增长11.52%;但预计利润总额约为473.18亿元,同比下降了26.02%,呈现保费增长较快而盈利下降较快的相反走势。(证券日报)

上市财险公司1月份保费收入1058.21亿元,同比增长近25%

截至2月20日,在A股和港交所上市的保险公司纷纷发布了其1月份保费收入。从上市财险公司的情况来看,人保财险、众安保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和太平财险5家上市财险公司1月份共取得保费收入1058.21亿元,同比增长了24.72%。从具体的险企来看,今年1月份,人保财险保费收入以31.18%的同比增速拔得头筹,太平财险以8.3%的保费增速排在末位。(证券日报)

新光海航人寿十年间水火各半 2018年亏损7800万

2019年3月,新光海航人寿即将迎来十周年。从过往经营来看,新光海航人寿长期亏损,2018年四个季度分别亏损2199.96万元、1225.88万元、2101.22万元、2278.48万元,全年累计亏损7805.55万元。在此之前,新光海航人寿从2009-2018年分别亏损4093.7万元、4924.2万元、7179.1万元、9006.1万元、8562.7万元、10827.9万元、8246.6万元、9873.9万元、8334万元、7805.5万元,成立至今累计亏损约7.9亿元。下一步将如何开启新十年的发展,业界对于新光海航人寿变身成为鼎诚人寿的未来也多了一份期待。(北京商报)

吉祥人寿2018年第4季度扭亏为盈

近日,吉祥人寿在中保协官网披露2018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2.6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4.04%,远超监管红线。利润方面,2018年四季度吉祥人寿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32亿元,由此结束了此前连续11个季度均为亏损的状态,同时也使得吉祥人寿2018净亏损缩至0.8亿元,为近六年来亏损最低值。(今日保)

新险企业绩:融盛财险亏损严重

刚过去的2018年,中资保险牌照出现“零批筹”情况,成功取得开业批复的保险公司因而受到市场更多关注。随着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对北京人寿、国宝人寿、瑞华健康、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和融盛财险这六家新险企开业首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梳理。其中,融盛财险开业时间最短,亏损却最为严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2509.60万元,亏损额排在六家新公司之首。另外,去年6月正式开业的国富人寿,其亏损集中在三季度,当季亏损额达到10814.70万元。北京人寿、国宝人寿和瑞华健康也与之相似,开业首季度亏损最多。(每日经济新闻)

寿险“开门红”高利率产品大卖 留心利差损风险

目前,银保监会已经暂停寿险公司报批预定利率为4.025%的普通型终身年金产品。此外,银保监会正对寿险公司年金保险产品经营情况开展调研,其中预定利率是此次调研重点之一。一些寿险业人士认为,“此举意在防范利差损风险,未来还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投资渠道等方式,提高保单竞争力。”(21世纪经济报道)

银保跳水“个代”撑场 寿险销售渠道格局生变

2月20日,上证报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8年,寿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和占比双双“跳水”,收入同比下滑24.11%;业务占比30.59%、同比下降10.06个百分点;与之相比,个代渠道则依旧红火,收入同比增长18.27%,占比上升8.67个百分点。悄然间,曾与个代渠道并驾齐驱共挑保费大梁的银保渠道风光不再。(上海证券报)

险资提前埋伏大湾区概念股 5家概念上市公司被关注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实从去年港珠澳大桥顺利开通后,已有险资就已经着手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0日的此前半年内,共有幸福人寿、前海人寿在内的9家险企对5家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共调研10次。其中,被调研的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分别为粤高速A珠海港汤臣倍健欧普照明深圳华强。(证券日报)

保险渐成假期出游标配 境外游保险销量上涨

春节假期也是一年的旅游旺季。航班延误、行李丢失、意外受伤……很多出游者都提早对旅游保险做统一规划。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旅游保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8年,旅游出行保险总体呈上升趋势,保险渐成假期出游标配,酒店取消险、航班延误险等消费体验更强的保险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河北日报)

多家险企推出租房保险 看好租房平台或品牌公寓

近年来房屋租赁市场火热,在房屋租赁过程中,房屋受损、盗抢、押金退还等事件常常会引起不小的纠纷,处理起来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保险公司则借机推出租房保险类产品,宣称让房东房客“租得放心,住得安心”。太保产险、中国人保、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京东安联财险、中华联合财险等也都推出了针对房屋租赁市场的保险产品。

不过在采访中发现,各类“租房保”在零售端的推广不尽如人意。相比不温不火的零售市场,险企似乎更愿意选择与租房平台或品牌公寓合作。不少保险公司已经与公寓委员会和公寓企业积极对接,在人身安全、财产保险等方面进行合作,为公寓产业量身打造适合的保险产品。(河北日报)

银保监会摸底人身险公司注册地及经营地

2月21日消息,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要求各人身险公司将注册地、实际经营地的情况于当日下班前报送会里。有分析指出,此次银保监会“调研和摸底”的原因或在于,原银监会按照属地机制管理银行机构,如市场准入等审批权下放给了属地银监局。(经济观察报)

整治八大乱象:广东监管排查车险专业中介市场风险

2月20日消息,为加强广东车险中介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保护车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车险中介市场秩序,广东银保监局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车险专业中介市场秩序整治的通知,要求机构自查自纠,并对保险中介机构产险业务情况进行了摸底。 (国际金融报)

两地银保监局连开7张罚单 合计罚款182.1万元

2月21日,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连开4张罚单,华康保代、大昌深业保代及大昌深业保代分公司因编制虚假文件资料,未按规定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等原因,合计被罚72.1万元,阳光财险深圳分公司因部分保单客户信息不真实,被罚24万元。

同日,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连开3张罚单,人保财险乐山市分公司、资阳市分公司皆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合计被罚71万元。国寿财险南部县支公司因利用保险代理人从事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的方式套取费用,被罚15万元。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0.84448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