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保险 >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买房却不爱买保险?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买房却不爱买保险?

前几日晚饭期间,“XX楼盘开售,赶紧去报名摇号买房”的话题再次被提上日程,仔细算算这已经是两个月之间的第三次了。

如今倚靠银行存款来安度晚年的观念似乎已逐渐被淘汰,但固定资产的投资似乎仍被视为上上之选,只要还能有一定的流动资金,房产就永远是首选。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同样是手中有200万元,中国人会把200万元全部用来买房,或者全部留给孩子。到了美国人那里,则会用100万元买1000万元保额,而剩下的100万元,则用来享受生活。

诚然这个段子不适用于所有的中国和美国人。但反映出的事实是确定的,中国人总体而言更看重储蓄现金和房产投资保险意识不够

发达国家 vs 中国

据数据统计,美国人的投保率是420%,即每人平均拥有4.2份保单;日本人投保率更高,达到650%,每人平均拥有6.5份保单。

对美国人、日本人和大部分发达国家公民来说,保险几乎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车险房屋险医疗保险基本是“标配”。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细致程度更高、几乎覆盖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的小型险种。各个阶段的风险都有保险来兜底,所以从来不用存钱,资产保存率却更高,也会更有钱。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的投保率只有60%左右,甚至没能达到人均一张保单的水平。

“我身体很好,用不上保险,买了岂不是浪费。”

“买保险有什么用,风险都是偶然的,哪那么碰巧让我给赶上。”

“我家经济负担比较重,哪有闲钱买保险。”

“听说保险索赔很麻烦。投保时笑脸相迎,理赔时互相推脱。”

中国人在谈论保险时,经常会出现以上的错误观点:保险没有用、保费太贵、理赔难。

造成这样观点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早些年不少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导致在保险服务这一块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也因为保险是一个专业程度较高的领域,条款复杂,消费低频,合同时间又长,一般人确实不容易看懂、掌握,抗拒之下自然也无法形成正确的风险管控意识。

所幸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催生出了专业的保险中介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客观、细致和个性化的服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中国应该也会像发达国家一样,逐渐向保险服务专业化的方向过渡。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0.54561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