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现为城乡居民医保)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我国很多农村居民都通过“新农合”实现了部分医药费报销,而今年“新农合”有了几个变化,受益人群更多。
我国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了,以前只有城市里才有医疗保险,现在农村有“新农合”,很好地减轻了人们的负担。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现在医院越来越多,可以网上预约,人们看病更方便了。今年的“新农合”有一些调整,主要是下面这三大变化,已经缴纳220元的农民,一定要弄清楚,不要吃亏了。
第一个变化是,新农合的比例有所改变。从新农合政策出来到现在,它的比例都很不稳定,一直在波动。这也导致了很多农民一直向国家反映,报销的比例很低,报销的时候并没有很多优惠。其实,这个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前几年,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确实非常低。
有些农民反映说,他家人看病花了7000元,只能报销1000多元,自己要出剩下的5000多,感觉很不划算。不过今年的报销情况会有所改变,报销比例上调到65%。
第二个变化是,新农合报销的疾病种类有增加。很多农民反映,以前新农合报销的种类很少,所以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哪些疾病是可以报销的,哪些是不能报销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而是自己随便吃点药。但是今年情况有所改变,新农合增加了很多疾病种类,还有9种病是可以免除医疗费的。这也是因为这几年的医疗费用一直很高,农民觉得没钱就不去看病,所以国家才做出这个决定。
第三个变化是,新农合的免缴人群增加了。以前农村有一些人是可以免费享有这个福利的,这些人不需要自己交新农合的钱了。今年名单有变化,增加了这三种人:单身的母亲、贫困人群和低保人群。这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弱势群体,有些政策针对他们,也是能理解的。所以呢,符合这三种情况的农民,一定要做好登记,不要吃亏了。
虽然“新农合”报销比例增加、报销疾病的种类也增加,不过对于一些家庭来说,还是不够的。特别是一些疾病需要用到一些进口药或者特效药,很多都是医保不能报销的,所以在购买了“新农合”之后,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补充健康保障。
如果年纪不大经济条件稍微宽裕的话,可以补充重疾险,如果年纪比较大了,或者经济不是太宽裕的话,则可以购买医疗险,以此作为补充,那么在疾病来临时,就不用太担心治疗费的问题了。
不过重疾险和健康险的种类繁多,普通人想要购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并不容易。如果不清楚应该购买什么保险,可以咨询立安保险管家,由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挑选最合适的保险。如果已经购买了保险,但是不清楚具体保障范围,不知道是否足以作为医保的补充,也可以在立安保险管家进行保单托管,轻松了解自己保险的详情,让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