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资讯(文/赵哲伦) 在2月14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高峰通报了2019年1月全国外贸运行和吸引外资的情况: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1.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28.2%;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46家,同比下降10.6%。
高峰表示,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较上一版增加了53条,鼓励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外国投资者在“目录”所列产业内设立企业,可以享受诸多优惠条件。比如,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对于集约用地项目可优先供应土地,而且最多可享受30%土地出让金优惠;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15%所得税优惠,等等。
同时,他表示1月份美国对中国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中国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方将继续努力,不断营造更有利于各类企业经营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2019年1月份全国外贸运行情况
今年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实现良好开局。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9%;进口1.2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9%;顺差2711.6亿元,扩大1.2倍。按美元计,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959.8亿美元,增长4.0%,其中,出口2175.7亿美元,增长9.1%;进口1784.1亿美元,下降1.5%;贸易顺差391.6亿美元,扩大1.1倍。我国外贸进出口在保持增长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动力转换加快。
从国际市场布局来看,我国对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月,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9%、20.5%和10.3%。对东盟、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7.6%、17.4%、16.1%和21.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1.5%,较整体增速高2.8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至28.2%。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7773.6亿元人民币,增长21.9%,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至51.8%,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出口1456.4亿元,增长8.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764.7亿元,增长5.7%。
从商品结构看,今年1月,机电产品出口8575.1亿元,增长11.5%,占比达到57.1%,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1%。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及其底盘、计算机及其部件等产品出口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出口金额分别增长30.3%、36.5%和14.3%,出口单价分别增长34.6%、17.2%和19.3%。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104.4亿元,增长17.4%。
从贸易方式看,今年1月,一般贸易出口8963亿元,增长20.9%,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至59.7%,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5%,加工贸易出口4359亿元,增长3.0%。
从大宗商品进口情况看,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商品进口量增加,大豆进口量下降。1月,原油、天然气、煤炭、铜精矿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分别增长5.1%、26.8%、19.5%和17.8%。据统计,原油、天然气、煤炭等10大类大宗商品合计拉动进口增长1.7个百分点。
第二条 关于今年1月份全国吸收外资情况
2019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主要特点:
一、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今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折合12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这其中没有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46家,同比下降10.6%。
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增幅显著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0.9%,占比达到29%。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4%。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68.6%、35.8%和62.9%。
三、中部地区吸收外资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7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占比达到8.4%。
四、主要投资来源地增长态势良好
主要投资来源地中,香港地区、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对华投资分别增长6.5%、5%、124.6%、13.7%和95.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的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0.1%、2.7%和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