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保险 > 清和深度 新形势下保险行业发展分析,一文看懂

清和深度 新形势下保险行业发展分析,一文看懂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增长,这也引起了保险业界的一场激战。近年来香港保险可谓是受到大量内地高净值人群的追捧,一群群内地客在香港海港城排起长龙,而这种发展趋势显然对内地保险业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 香港保险为内地投保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选购渠道,方便我们对比和选择。同时,香港保险公司保险队伍较为规范、专业和国际化,内地保险公司大量増设保险代理人,从业准入门槛低,数量多但质量差,部分保险公司或代理人为追求暂时利益,违规操作扰乱市场。从银保监会公布的资料可知,2017年四月内地共接到有效投诉总量3124件,较去年同期增长43.15%。一边是香港高品质的低价保单吸引,一边是内地低保额高保费的传销式游说,内地消费者的目光和金钱,逐渐转移到了香港保险市场。

其次,面对香港保险的冲击,吸走越来越多的客户群体,内地企业也会在这种浪潮中仔细思考面临的挑战和整改思路。如果想要留住客户,内地保险企业就必须加强调研,谨慎分析自身不足,向国际上的同业保险公司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从保险产品方面,促使企业完善产品保障范围,提高产品人性化和个性化;从经营管理方面,促使内地企业加强经营绩效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准则,提升团队和企业竞争力。

同时,我国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人数的增加,不仅为香港金融业做了贡献,拉动了香港的旅游业,这一潮流也激发了我国内地居民的保险意识,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同时,这个作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受互联网等高科技因素影响,内地客户可以在内地就接触了解到香港保险,从而促进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内地近几年兴起的赴港买保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业人数的缺失,扶持了香港旅游业和金融业。

然而香港保险业的兴起也存在着对内地市场的消极影响,香港保险吸引内地消费者将储蓄、理财等资产转移到香港,同时,也会刺激产生内地消费者赴港的娱乐、吃住、以及其他周边等消费。另外,资金转移海外投资还会导致民间投资下降,国家资金流失,诱发国内投资困难和削弱国力。

由于内地与香港保险公司历史、管理水平、法律监管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影响,导致两地保险产品在费率、保障范围、投资收益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内地消费者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针对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存在优势的部分会比较在意。但是由于消费者对以上知识和形势的理解不透彻,仅从个人角度利益考虑,就会对内地保险企业产生极度的不信任,从而降低内地保险企业的口碑及品牌效应。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了加速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时间表: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除了放开对持股比例的限制,还放宽了申请条件——今年年底以前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要求;此外,将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这两项政策均在今年6月30日前落实到位。

此次对于保险经纪业务的进一步放开,拓宽了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经营范围,意味着外资经纪公司将在境内保险市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原先从事大型商业险经纪业务的基础上,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可以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保险经纪服务。而围绕中小企业和个人而展开的保险业务,目前约占整个保险市场的八、九成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外资保险经纪公司更多参与,对完善保险经纪人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进入了中国市场,完善了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结构,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局面。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产品,推动了行业改革发展;在合规和风险防控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坚守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积极防控风险,推动了市场规范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0.61756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