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资讯》消息 赶上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就要“大干快上”,这就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富临精工(300432.SZ)的如意算盘。去年这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也仅有4.45亿元,营收规模18.45亿元,敢于超规模投资40亿元,绝非孤注一掷,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以及对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增加。
一个锂电正极项目再造6个富临精工!
7月20日富临精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规划新增投资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议案》,该公司的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升华”)拟规划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
其中,一期产能6万吨落地在四川省射洪市射洪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简称“西合园”)。
富临精工根据当前行情预测,年产2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税后年平均收入1,106,194.69万元,年平均净利润110,004.80万元。也就是说,将给该公司带来超过110亿元的营收和超过11亿元的净利润。
《中报资讯》注意到,富临精工拥有双主业,不过均是围绕汽车产业展开,分别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
第一主业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电磁驱动精密零部件、电子驱动产品、电驱动系统产品、变速箱电磁阀产品。其中,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精密零部件产品是该公司目前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大主业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业务,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系列和NCM613三元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
《中报资讯》查阅定期报告发现,2020年富临精工实现营业收入184,45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2%;实现利润总额38,603.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09%;实现净利润33,022.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77%。
也就是说,富临精工去年全年的营收是18.45亿元,净利润是3.3亿元,而本次拟投建的年产2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建成后的预期营业收入为110.62亿元,贡献净利润11亿元。《中报资讯》据此计算,锂电正极项目收入将是当前富临精工收入规模的6倍,净利润是其当前盈利的3.33倍。
新能源汽车产销撬动锂电材料需求
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一年度实现了由负转正。
动力电池行业首先受益。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较2019年仍有所提升,整体呈现出新的变化态势。
动力电池行业的新局势,主要动因在两个方面,一是2020年下半年国内新能源终端市场恢复超预期,二是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年销量超过中国,带动国内部分头部电池企业出口规模提升。
这向上游顺延刺激了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同比增幅较大的领域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主要有三个情况。一是去年下半年国内疫情逐渐控制,市场恢复良好,带动动力电池整体市场出货回升。二是下半年集中发布比亚迪汉、铁锂版model3以及宏光miniEV等车型,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加之工信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直接带动A0级及以下小型车加速投放市场。鉴于成本及安全性等考虑,以上车型绝大部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进而直接带动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与出货量提升。
三是自CTP技术以及刀片电池技术推广后,电池模组领域成本进一步下降10%-15%,由于电池系统集成化提升,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10%以上,有效提升新能源乘用车NEDC续航里程,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客户认可度提升,进而带动出货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