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旭光电官微获悉,东旭光电作为中国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及智能制造综合服务领军企业,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多次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实现液晶玻璃基板国产化,使下游平板显示制造商生产成本降低60%—90%,从而大幅降低液晶玻璃电视等显示终端产品价格,惠及社会百姓。东旭光电旗下子公司也因参与完成相关项目分别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日前,经济日报走近东旭光电,对公司产业发展成绩进行了近距离的考察和报道。
近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旭光电旗下全资子公司参与完成的“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高强超薄浮法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规模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开发”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
东旭光电是中国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及智能制造综合服务领军企业。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家高科技民营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实业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感。东旭光电董事长王立鹏表示,创新驱动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后劲,打开发展新局面。
议价权来自核心竞争力
玻璃基板是构成液晶显示器件的一个基本部件,在整个液晶面板原材料成本中占比约15.2%,对面板产品性能的影响巨大,面板成品的分辨率、透光度、厚度、重量、可视角度等指标都与所采用的基板玻璃质量密切相关。玻璃基板的价格,同样对液晶面板价格及液晶显示器价格影响巨大。
面对国际显示巨头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东旭光电迎难而上,依靠自主创新在该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从下线我国首片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到2018年拥有5代——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20余条,东旭用大约十年时间成为了销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行业龙头。正是依靠东旭等中国企业的投入,单片6代玻璃基板的成本从1100元下降到200元上下,中国液晶电视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让普通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经过艰苦努力,东旭在液晶玻璃基板领域具备了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竞争实力,在市场上大显身手。目前,该公司基板产品已经被京东方等全球主流面板企业广泛采购,应用于华为、苹果、小米、联想等手机品牌,以及车载产品、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各类显示终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东旭光电具备了较强议价权。数据显示,东旭光电过去三年盈利增长率达23.23%。
近期,公司还凭借在液晶玻璃基板主业上强大的科研实力,在知识产权领域打赢了两场针对国际显示产业巨头专利诉讼的“反击战”,成功为企业核心技术搭建了“护城河”。
国内首条量产的屏幕保护玻璃生产线
瞄准前沿培育新增长点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高科技产业竞争激烈,我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在国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政策利好频出的情况下,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科技民企将拥有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
以东旭光电为例,公司近期已随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分别和华夏银行、北京农商行签署合作协议,分别获得100亿元和20亿元授信,这将进一步助力东旭在战略新兴产业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高强超薄浮法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规模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开发”项目即攻克了屏幕保护玻璃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就了东旭光电的新增长点。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已向国内35家知名企业稳定供货,并批量出口韩国LG公司。
王立鹏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东旭光电已进行了三年的技术储备,并集中了优势资源推进技术升级,同时也构筑了很高的技术门槛——随着5G时代的来临,2018年已经成为3D曲面玻璃产业的爆发元年。但大多数厂商仅将其用于手机后盖,谁能率先推出前盖OLED柔性屏模组总成,无疑更能引领3D玻璃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则是东旭光电另一新增长点。自2017年东旭光电入主申龙客车后,在资本、市场、技术等多方资源注入下,申龙客车增长势头强劲。2018年前11个月,其销量增幅稳居行业第一。
除传统客车与纯电动新能源客车外,东旭光电在氢燃料电池客车等新能源客车前沿领域也获得较大突破。其联合“深兰科技”推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熊猫公交广受关注;氢燃料电池带空调城市公交车近期中标张家口市区公交车辆采购项目,将为绿色冬奥作出贡献。
王立鹏表示,东旭光电以科技研发与实业拓展为基础,以新的业绩增长创新为动能,力争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阶段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后持续迭代创新,为实现实业报国、大国强企的梦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