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公司 > 三六零周鸿祎:中美AI算法应用方面差距不大

三六零周鸿祎:中美AI算法应用方面差距不大

《中报资讯》消息 三六零(601360.SH)2025年4月30日下午以视频直播结合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参加了2024年度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参与说明会的有董事长、总经理周鸿祎,首席运营官叶健,董事、董事会秘书(代行)、财务负责人张海龙,独立董事杨棉之。

 

问题1:对比美国,现在国内的AI模型和应用处于什么阶段和水平?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中美AI在算法、应用方面差距相对不大。中国DeepSeek、千问等开源模型实现创新突破,在技术上赶超美国,促使国际巨头转向推理模型方向。从应用侧来看,在Manus发布之后,国内其他厂家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超级智能体的应用。

 

大模型的算法是逐渐走向开源的,在后续国产大模型发展的过程中,建议坚持开源,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门槛,让大模型更快地进入千家万户、百行千业。在大模型应用方面,发挥我国应用场景广、产业链齐全的优势,真正让大模型打造新质生产力。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2:从DeepSeek到MCP,AI产业技术在持续迭代和受到关注,什么时候能产生AI“杀手级”应用,能对我们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过去两年大模型处于自身技术不断完善进步的阶段,其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之年”,“杀手级”应用有望出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以DeepSeek、千问为代表的国产先进大模型,既能开源,又具备国际一流水准,使大模型的推理成本和能力不再构成大模型发展的主要限制。

 

第二,随着推理能力不断增强,具备指令理解与复杂任务分解规划能力的推理型大模型,将使智能体能够承担更复杂的任务。

 

第三,MCP的出现,解决了大模型在工具使用方面的短板。公司近期在纳米AI上线了MCP工具箱,已接入超100款工具,进一步释放了大模型的能力,拓展了应用场景。

 

从生活的影响方面看,对于企业,超级智能体的出现如同新增了数字员工,实现降本增效;对于个人,如果善于利用智能体,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智能体不仅能真正让人工智能承担任务,更可以实现结果交付。

 

问题3:近期行业内对大模型发展的挑战有较多讨论,认为存在一定瓶颈,例如高质量数据的稀缺、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在调度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这是否意味着后面大模型能力提升与参数量无关?怎么看后续大模型的能力升级方向和提升幅度?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行业中传统预训练模型普遍存在堆显卡、堆算力的做法。DeepSeek的出现将大模型从快思考模式导向了慢思考模式,利用长思维链构建强推理模型,并结合多种强化学习方法的探索,为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路径。

 

同时,大模型的能力和知识的密度、质量成正相关。一方面,互联网数据尚有较大挖掘潜力;另一方面,行业也在探索合成数据。专业模型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部分模型在参数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即可满足应用需求。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更可能呈现为不同规模的专业模型协同合作,共同发挥作用。

 

关于大模型能力的升级方向和提升幅度,一方面,大模型本身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MCP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大模型调用工具的能力。随着工具体系的逐步成熟与落地,大模型能力和智能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1.03311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