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报资讯 > 公司 > 拖欠经销商费用长期不还,又因合同纠纷被平安银行告上法庭!

拖欠经销商费用长期不还,又因合同纠纷被平安银行告上法庭!

2018年,对于肉制品企业来说,可谓是“流年不利”,猪肉价格持续萎靡,加之非洲猪疫袭来,让整个行业都战战兢兢。

不过,曙光乍现!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30日接到河南省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经评估验收合格,河南郑州非洲猪瘟疫区将解除封锁。

河南省郑州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措施。

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个星期连续监测排查,疫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和监测阳性。

经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对疫区检测,对疫情扑灭情况进行验收,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规定,该起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计划于10月1日零时正式对疫区解除封锁。

农业农村部要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再次发生。

这个消息对于双汇发展(000895.SZ)来说,可谓是如释重负。

不过,一直被指涉嫌抄袭双汇发展旗下产品包装的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锣集团”),却又摊上了事儿!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的公告显示,其已经受理原告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与被告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金大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量通租赁有限公司、周连奎合同纠纷一案,并定于公告期满后第3日9时00分(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在本院27号审判庭开庭审理,逾期将依法缺席裁判。

屋漏偏逢连夜雨!

据报道,近日,包括山东、河南等地区的多名经销商反映,金锣集团拖欠经销商的垫付费用长期不还,经过十几次讨债无果,心灰意冷,以致有些经销商甚至下跪、跳楼,还有多名经销商做横幅对金锣集团进行抗议。

据山东聊城市经销商徐静透露,她从2006年开始就做金锣集团的产品,此前一直相安无事,经营业绩也很好,但从2015年开始,销售金锣集团产品就出现严重问题,垫付的240多万元费用一直没有得到金锣集团厂家的归还。

据了解,徐静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一名经销商,从事食品生意已有十几年,在经营金锣集团之前,还从事过加多宝、维维豆奶等多种产品的销售,一直业绩较好,也因此被金锣集团看中。而正是被金锣集团作为重点区域的重点经销商,徐静才陷入了后来的境遇。

徐静坦言,从2015年开始,金锣集团向销售较好的区域狠狠压货,销售越好的市场压货越严重,迫使她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处理货物,因此垫付了大量的费用,而金锣集团欠的垫付费用却一直不还,多次所求亦无果。

据徐静透露,从2015年到2016年底,包括保证金、超市堆头费、促销工资、陈列费用等费用在内,金锣集团累计欠她240多万元。

而河南地区经销商李娟也有相似的境遇。

李娟坦言,2015年她开始经销金锣集团的产品,截至2016年3月底,交接市场共垫付费用85万元。

而在接下来合作的10个月中,公司不断地恶意压货,销售任务如果不达成100%不予结算任何费用,经销商已被厂家的销售任务绑架,但考虑到前期投入太多,付出这么多的精力,不得不完成每个月厂方下达的销售任务。

而两人在厂家拖欠的垫付费用的讨债同样坎坷无果。

据她们坦言,2017年以来,她们每人到金锣集团等多地讨债都达十多次,但每次都被金锣集团以各种理由拖延或者拒绝,至今仍然没有收到一分钱。

值得关注的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中的金锣集团,并未就此作出任何官方回应!

此外,据上述经销商反应,近两年来,金锣集团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甚至出现刚发给经销商的产品就是坏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以来,金锣集团产品的质量问题就频见报端,还多次登上各地食药监局的“黑榜”,“瘦肉精”事件让其形象严重受挫。

据报道,业内人士认为,金锣集团出现上述种种问题背后是自身品牌力的不足、营销力弱,公司发展前景堪忧。

行业环境也不乐观!

今年9月,受市场需求增加、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临沂生猪市场呈震荡运行、整体稳定的局面。

临沂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分析,非洲猪瘟对临沂猪价有一定影响,加上节后猪肉消费意愿减弱,短期内猪价下行压力较大。

一位肉制品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五谷财经》,由于猪肉价格跌跌不休,2018年上半年,除了双汇发展,得利斯龙大肉食温氏股份等肉制品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是“羞见公婆”;

加之近期非洲猪疫来袭,直接影响民众对于猪肉制品的信心和需求,包括金锣集团在内的企业,未来在业绩上将面临较大挑战。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no cache
Processed in 0.556635 Second.